《送李司谏归京(得长字)》是唐代岑参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岑参对好友李司谏的送别之情。
诗中以别酒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李司谏的离别之情。诗人将李司谏比喻为“春官驳正郎”,春官是古代官职中的一种,驳正郎则是春官的官名。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赞扬了李司谏的才华和品德。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醉卧在秦树下,远远地望着李司谏离去的情景,以及自己在梦中对李司谏的畏惧之感。这种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离别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雨过风头黑,云开日脚黄”则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李司谏的离开。雨过之后,天空阴暗,但云开之后,阳光照耀,意味着李司谏将会取得成功。
最后两句“知君解起草,早去入文昌”,表达了对李司谏的期望和祝福。诗人希望李司谏能早日脱贫致富,进入文昌门,也就是文官之门,取得更大的成就。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
“梦怯汉川长”出自唐代岑参的《送李司谏归京(得长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èng qiè hàn chuān zhǎ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