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相访有何妨。
唯恐闲人话短长。
真乐真闲无议论,至微至妙绝商量。
是非欲说气神散,名利谗言道德忘。
不若澄心常默默,自然彼此得清
闲人相访有何妨。唯恐闲人话短长。真乐真闲无议论,至微至妙绝商量。是非欲说气神散,名利谗言道德忘。不若澄心常默默,自然彼此得清
《瑞鹧鸪 居庵》是元代马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瑞鹧鸪居住在庵中,
无妨闲人来相访。
只是担心闲人言谈短长,
真正的快乐在于真正的闲适。
没有议论的真正闲适,
至微至妙,超越了世俗的商量。
是非之事欲言又气神散乱,
追逐名利的人忘记了道德的准则。
不如心境清澈,时常保持默默无言,
自然而然地我们彼此都能明了。
诗词的译文尽可能保持了原诗的意境和韵味。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内心清净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和是非之事的淡漠态度。诗词中的"瑞鹧鸪"象征着幸福和吉祥,庵中的闲人可以理解为来访的客人,作者表示不介意有人来访,却担心他们的言谈长短会影响自己的宁静。作者认为真正的快乐是来自内心的宁静和安逸,而不是世俗的议论和商量。他认为过多的争论和追求名利会使人失去对道德的关注,与其沉迷于世俗的纷争,还不如保持内心的宁静,默默地观察和思考,从而获得真正的清明和理解。
这首诗词通过对闲人相访和宁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平静和清明的追求,以及对于名利和是非纷争的超然态度。同时,通过"瑞鹧鸪"等象征意象的运用,使诗词更富有意境和想象力。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元代文人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世俗的心境,具有一定的哲思性和人生智慧。
ruì zhè gū jū ān
瑞鹧鸪 居庵
xián rén xiāng fǎng yǒu hé fáng.
闲人相访有何妨。
wéi kǒng xián rén huà duǎn cháng.
唯恐闲人话短长。
zhēn lè zhēn xián wú yì lùn, zhì wēi zhì miào jué shāng liáng.
真乐真闲无议论,至微至妙绝商量。
shì fēi yù shuō qì shén sàn, míng lì chán yán dào dé wàng.
是非欲说气神散,名利谗言道德忘。
bù ruò chéng xīn cháng mò mò, zì rán bǐ cǐ dé qīng
不若澄心常默默,自然彼此得清
昔年名利,役碎顽心。气财酒色深沈。方寸之间,荆棘仿佛成林。因遇风仙省悟,觉从前、罪业弥深。便改正,便改正改正。改正改正。游历天心地肺,结云朋霞友,月伴...
般般识破,物物难惑。自然安魂定魄。视听如聋如瞽,绝尽声色。身心逍遥自在,没家缘、恩爱系勒。无为作,乞残馀度日,无耻无格。游历恣情坦荡,似孤云野鹤,有谁...
心狂意乱歌迷酒惑。损伤三魂七魄。不顾危亡,一向贪恋财色。追陪花朋酒友,便联镳、夸*玉勒。宴赏处,向笙歌丛里,卖弄俊格。纵有石崇富贵,这朱颜绿鬓,怎生留...
见人错失,动我心肠。交予怎不悲伤。思想烯指然臂,顶上然香。假饶投崖喂虎,尽舍身、弃命非常。争知得,有些儿妙理,别是嘉祥。清静无为鼎内,觉心中真火,下降...
山侗昔日,名利忙忙。身如著箭香獐。心似汤煎火炙,无暂清凉。万般忧愁思虑,为儿孙、恼断肝肠。不知苦,似游鱼在鼎,尚自游?。因遇心方开悟,觉从前为作,尽是刀...
山侗昔日,火院中间,千斤重担常耽。镇日争名竞利,嫉妒悭贪。万般忧愁思虑,又何曾、时暂心闲。因个甚,养怨亲人口,二十有三。正在迷津受苦,风仙至,专专救度...
波波劫劫,劫劫波波。殷勤葺垒巢窝。只恐儿孙不办,意要如何。欲教轻肥具足,更安闲、坐处笙歌。与他干,肯留心向道,自顾些个。逼得形骸瘦瘁,生华发,流年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