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感山题甘露台

游感山题甘露台朗读

讲师曾此雨天花,台筑山椒几岁华。
一盖云松擎羽葆,四盘江水走龙蛇。
好教绝顶崚嶒出,莫放浓阴荟蔚遮。
应有醍醐余味在,僧房试觅一杯茶。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游感山题甘露台译文及注释

诗词:《游感山题甘露台》
作者:姚勉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曾经讲师曾在这雨天的花下游玩,
甘露台筑在山椒之上几个春秋。
一片云松像羽毛一样支撑着葆,
江水蜿蜒流动如龙蛇般盘旋。
它能使高峰嶙峋的景色更加出众,
不要让浓密的阴影掩盖茂盛的美景。
应该有一种醍醐的余味在这里,
我将在僧房中寻找一杯茶来品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姚勉写于宋代的《游感山题甘露台》,描绘了作者游览感山甘露台的景色和心情。诗中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山水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山脉的壮美和自然景观的魅力。

诗中以雨天花下、山椒、云松、江水等自然元素来描绘甘露台的景色。雨天花下,形容花朵在雨中的美丽和清新;山椒则象征着山脉的高峰和历史的积淀;云松像羽毛一样,轻盈地支撑着葆,给人一种悬浮的感觉;江水蜿蜒流动,如同龙蛇盘旋,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曲折和奔放。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作者赞美甘露台的景色高峰嶙峋,绝顶崚嶒,将浓密的阴影与茂盛的美景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诗的最后,作者希望能在僧房中寻找一杯茶,体验其中的醍醐余味,这也是对甘露台清幽环境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清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游感山题甘露台读音参考

yóu gǎn shān tí gān lù tái
游感山题甘露台

jiǎng shī céng cǐ yǔ tiān huā, tái zhù shān jiāo jǐ suì huá.
讲师曾此雨天花,台筑山椒几岁华。
yī gài yún sōng qíng yǔ bǎo, sì pán jiāng shuǐ zǒu lóng shé.
一盖云松擎羽葆,四盘江水走龙蛇。
hǎo jiào jué dǐng léng céng chū, mò fàng nóng yīn huì wèi zhē.
好教绝顶崚嶒出,莫放浓阴荟蔚遮。
yīng yǒu tí hú yú wèi zài, sēng fáng shì mì yī bēi chá.
应有醍醐余味在,僧房试觅一杯茶。

姚勉诗文推荐

书衔莫羡一条冰,美职高官不足称。何事只存天爵贵,令名长与日俱升。

绕院萧萧竹,僧中尔独清。佛灯行道影,梵磬诵经声。露叶晨蔬熟,风松昼茗烹。夜深谁伴侣,月在石窗明。

太原曾有三珠树,花萼一团光彩聚。清晨肯挟三凤来,真是王家儿可誉。乃翁哦诗松竹阴,三儿吾伊玉应金。不须累碁捻蜡作跳虎,骏响续取河汾琴。沂公不作温饱计,他...

合前白倚竹扶疎,梅似逋仙柳似苏。待向山椒结茅屋,更添伟观占江湖。

江西道院春风里,田里叹愁声不起。黄堂太守政如神,馆阁掾官清似水。掾官皆清谁最优,寮中录参陈太丘。奋身原自科第出,不比刀笔庸常流。生平妙得书中趣,默会钦...

堂堂忠定家,三世兰为祥。父子继科第,菲菲姓名香。双英今复然,阶庭煜生光。愿言纫佩之,百世当流芳。

海风吹潮浊如泥,咫尺不辨鱼与龟。秋潭表里冰镜净,下瞰直可茎须眉。乃知有万不齐物,心到定处皆能窥。君心久矣波不起,天地不逃圆镜里。胸中玲珑列星宿,眼底远...

锦江前日解征鞍,剩拟春衫准酒欢。杜宇有声催客去,海棠无伴与谁看。而今柳苍青春老,又是秧塍白水漫。君欲相思须命驾,休言别别盍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