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喜罢和籴

戊午喜罢和籴朗读

到处相思虎政苛,设官本意果如何。
民今不足将谁足,籴本名和岂是和。
一例冉求增聚斂,几人阳子拙催科。
昨来投劾归欤者,到底贤声却不磨。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戊午喜罢和籴译文及注释

《戊午喜罢和籴》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到处相思虎政苛,
设官本意果如何。
民今不足将谁足,
籴本名和岂是和。
一例冉求增聚斂,
几人阳子拙催科。
昨来投劾归欤者,
到底贤声却不磨。

诗意: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于朝政的不满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诗中通过描绘“相思虎政苛”的局面,表达了政府设立官职的初衷与实际情况的不符。人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政府的措施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诗人进一步批评了官吏的贪婪和奸佞,他们滥用权力,对人民征收苛重的赋税,使人民生活更加艰难。最后,诗人对于投诉和弹劾的结果表达了失望,贤才的声音未能被重视和采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通过使用象征性的词语,如“相思虎政苛”和“冉求增聚斂”,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政府和官吏的批评。他用“相思虎政苛”形容政府的严酷政策和统治方式,表达了人民对于失去自由和幸福的思念之情。而“冉求增聚斂”则揭示了贪污腐败的官员对人民的榨取和剥削。

诗人通过对政府和官员的批评,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他关注人民的生计和幸福,呼吁政府聆听民意,改善施政,减轻人民的负担。然而,诗人对于投诉和弹劾的结果感到失望,表明贤才的声音往往难以被政府所接纳。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对政治现象的批评,使得这首诗词在表达真实感受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总的来说,姚勉的《戊午喜罢和籴》通过对政府和官员的批评,抒发了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愤怒之情,同时呼吁政府关注人民的生计和幸福,改善施政。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戊午喜罢和籴读音参考

wù wǔ xǐ bà hé dí
戊午喜罢和籴

dào chù xiāng sī hǔ zhèng kē, shè guān běn yì guǒ rú hé.
到处相思虎政苛,设官本意果如何。
mín jīn bù zú jiāng shuí zú, dí běn míng hé qǐ shì hé.
民今不足将谁足,籴本名和岂是和。
yī lì rǎn qiú zēng jù liǎn, jǐ rén yáng zǐ zhuō cuī kē.
一例冉求增聚斂,几人阳子拙催科。
zuó lái tóu hé guī yú zhě, dào dǐ xián shēng què bù mó.
昨来投劾归欤者,到底贤声却不磨。

姚勉诗文推荐

书衔莫羡一条冰,美职高官不足称。何事只存天爵贵,令名长与日俱升。

绕院萧萧竹,僧中尔独清。佛灯行道影,梵磬诵经声。露叶晨蔬熟,风松昼茗烹。夜深谁伴侣,月在石窗明。

太原曾有三珠树,花萼一团光彩聚。清晨肯挟三凤来,真是王家儿可誉。乃翁哦诗松竹阴,三儿吾伊玉应金。不须累碁捻蜡作跳虎,骏响续取河汾琴。沂公不作温饱计,他...

合前白倚竹扶疎,梅似逋仙柳似苏。待向山椒结茅屋,更添伟观占江湖。

江西道院春风里,田里叹愁声不起。黄堂太守政如神,馆阁掾官清似水。掾官皆清谁最优,寮中录参陈太丘。奋身原自科第出,不比刀笔庸常流。生平妙得书中趣,默会钦...

堂堂忠定家,三世兰为祥。父子继科第,菲菲姓名香。双英今复然,阶庭煜生光。愿言纫佩之,百世当流芳。

海风吹潮浊如泥,咫尺不辨鱼与龟。秋潭表里冰镜净,下瞰直可茎须眉。乃知有万不齐物,心到定处皆能窥。君心久矣波不起,天地不逃圆镜里。胸中玲珑列星宿,眼底远...

锦江前日解征鞍,剩拟春衫准酒欢。杜宇有声催客去,海棠无伴与谁看。而今柳苍青春老,又是秧塍白水漫。君欲相思须命驾,休言别别盍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