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即事

山中即事朗读

着履上崔嵬,呼儿注瓦杯。
千岑经雨后,一雁带秋来。
野艇乘潮发,山园逐主开。
余生落樵牧,开卷少尘埃。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山中即事译文及注释

《山中即事》是一首宋代徐照的诗词。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穿上鞋履登上陡峭的山峰,呼唤儿童斟满瓦制的酒杯。千山万岭经过雨水的洗涤,一群候鸟带着秋意飞来。野艇顺着潮水驶出,山园随着主人的到来而开放。饶有余生的我从事着砍柴和放牧,打开书卷,尘埃不多。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生活情景,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词以登山为开篇,通过穿越险峻的山脉,展示了诗人的勇气和决心。其中的"呼儿注瓦杯"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的孤独感,同时也透露出对快乐和欢聚的向往。

接着,诗人描绘了经过雨水洗涤的千山万岭,以及带着秋意而来的候鸟。这些景象暗示着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界的律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对季节流转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野艇顺流而下,山园随着主人的到来而重新开放的情景。这里展现了生活的喜悦和希望,以及对于归属和归宿的渴望。

最后两句"余生落樵牧,开卷少尘埃"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人选择了放牧和砍柴这样朴素的工作,将自己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而"开卷少尘埃"则强调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表示他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世界却是丰富的。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中景色和生活情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简朴生活和知识的追求。这种对自然、对生活、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表达,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山中即事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jí shì
山中即事

zhe lǚ shàng cuī wéi, hū ér zhù wǎ bēi.
着履上崔嵬,呼儿注瓦杯。
qiān cén jīng yǔ hòu, yī yàn dài qiū lái.
千岑经雨后,一雁带秋来。
yě tǐng chéng cháo fā, shān yuán zhú zhǔ kāi.
野艇乘潮发,山园逐主开。
yú shēng luò qiáo mù, kāi juàn shǎo chén āi.
余生落樵牧,开卷少尘埃。

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

徐照诗文推荐

空山无一人,君此寄闲身。水上花来远,风中树动频。虫行黏壁字,茶煮落巢薪。若有高人至,何妨不裹巾。

官树标牌号,遮阴种已成。井乾人立久,芦密兽行鸣。接洞多空地,居城半是兵。未能忘好古,缺石认题名。

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出门老妪唤鸡犬,张敛蓑衣屋头晒。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促促复促促,东家欢欲歌,西家悲欲哭。丈夫力耕长忍饥,老妇勤织长无衣。东家铺兵不出户,父为节级儿抄簿。一年两度请官衣,每月请米一石五。小儿作军送文字,旬...

世事已无营,翛然物外形。野蔬僧饭洁,山葛道衣轻。扫叶烧茶鼎,标题记药瓶。敲门旧宾客,稚子会相迎。

络纬催寒断梦头,一眠双泪枕边流。屏风莫展江南画,寸地能生千里愁。

十年前有约,今却在城居。羡尔能携子,深山自结庐。引泉移岸石,栽药就园蔬。见说高林外,樵人听诵书。

今春北归雁,秋至又南征。冷避燕关雪,暖逢湘水晴。连行冲烧断,并食杂鸥行。沙上无缯弋,相呼一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