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晚风雨大作

十月二十日晚风雨大作朗读

猎猎风声万马奔,我方愁绝坐黄昏。
了无鼠辈窥厨冷,顾有狸奴同席温。
静里顿能除妄想,病中还欲寄空门。
四时鼎鼎催人老,篱菊销香梅返魂。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十月二十日晚风雨大作译文及注释

诗词:《十月二十日晚风雨大作》
朝代:宋代
作者:赵蕃

猎猎风声万马奔,
我方愁绝坐黄昏。
了无鼠辈窥厨冷,
顾有狸奴同席温。
静里顿能除妄想,
病中还欲寄空门。
四时鼎鼎催人老,
篱菊销香梅返魂。

【中文译文】
风声呼啸,像万马奔驰,
我独自坐在黄昏中,忧愁到极点。
没有老鼠偷窥厨房的寒冷,
有只狸奴陪我共温。
在宁静中,思虑烦忧烟消云散,
身患重病,却渴望寄托于空门。
四季无情地催人衰老,
篱笆边的菊花凋零,香梅却能重拾生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日夜晚。诗人孤独地坐在黄昏中,内心充满忧愁。然而,他的忧愁被一只狸奴的陪伴所温暖。在宁静的环境中,他能够暂时摆脱杂念和烦恼。尽管他身患重病,他仍然渴望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寄托。诗中的四季的变迁不可避免地提醒他人生的短暂和衰老的不可逆转。篱笆边的菊花凋零,但香梅却能在寒冷的季节中焕发生机,似乎给予了诗人某种希望和慰藉。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季节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诗句中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诗意更加深远。狸奴与诗人同席温暖,既是现实的感受,也可视为希望和温暖的象征;篱菊和香梅的对比,则呈现了生命的消逝和生机的延续。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描写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对自然的敏感触动。

十月二十日晚风雨大作读音参考

shí yuè èr shí rì wǎn fēng yǔ dà zuò
十月二十日晚风雨大作

liè liè fēng shēng wàn mǎ bēn, wǒ fāng chóu jué zuò huáng hūn.
猎猎风声万马奔,我方愁绝坐黄昏。
liǎo wú shǔ bèi kuī chú lěng, gù yǒu lí nú tóng xí wēn.
了无鼠辈窥厨冷,顾有狸奴同席温。
jìng lǐ dùn néng chú wàng xiǎng, bìng zhōng hái yù jì kōng mén.
静里顿能除妄想,病中还欲寄空门。
sì shí dǐng dǐng cuī rén lǎo, lí jú xiāo xiāng méi fǎn hún.
四时鼎鼎催人老,篱菊销香梅返魂。

赵蕃诗文推荐

秋日胜春句匪夸,信春无赖觉秋佳。睡余对客霏谈屑,茶罢卷书揩眼花。寂历斜阳檐影断,萧疏黄叶雀声哗。家贫尊酒虽无旧,多谢邻翁许屡赊。

晚山能紫复能青,远岭犹分近已冥。好语忽然生眼底,遽将摹写已无形。

平岸朝阳已映光,高林宿霭尚深藏。客中亟起繇何事,要趁侵晨数刻凉。

露冷初疑是晓霜,风高已觉爱朝阳。莫云节变能如此,直念吾衰不复强。

刻木如瓶粉渍之,挂林聊当酒家旗。我当物色登临处,亦复因之为解颐。

鸥如玉洁鹭霜明,閒意相看了不惊。乃不悟予非慕者,决然飞背晚烟轻。

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湘神知我爱湘中,故遣舟迟匪厄穷。可笑儿曹不解事,故云常值打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