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野泊触事

钜野泊触事朗读

蒲巷牵丝直,平湖坠镜清。
顺流风借便,捷路雪初晴。
鸟度欲何向,鸥来只自惊。
有行须快意,安得易为情。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顺流初晴快意
相关诗文:

钜野泊触事译文及注释

《钜野泊触事》是宋代陈师道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广阔的野外泊舟,牵引船索的道路笔直无比,平静的湖面上水银般的明镜摔落,碧波清澈。顺着顺风的方向前行,借助风力疾驰如箭,雪刚刚晴朗,道路宛如冰雪般光滑。不知鸟儿飞过将去何方,唯有一只鸥鸟飞来自惊。在这行舟的旅途中,必须快乐自得,才能轻易体验到爱情的情感。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次在广阔野外泊舟的旅行,表达了对快乐和自由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舟行所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蒲巷笔直、湖面清澈和顺风疾驰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秩序和力量,与人类的生活和情感产生了对比。诗人同时表达了对自由和快乐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在行舟的旅途中体验快乐、感受爱情的重要性。

赏析:
《钜野泊触事》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景色和人类情感的交融。起初,诗人用蒲巷牵丝直、平湖坠镜清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秩序和安宁。接着,通过描绘顺流风借便、捷路雪初晴的情景,表达了快乐和自由生活的渴望,将自然的力量与人的情感相结合。最后,诗人以鸟度欲何向、鸥来只自惊的形象,暗示了人类在追求快乐、体验情感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迷茫。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行舟之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传达了对快乐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类的情感与自然界相互糅合,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共通之处。整首诗简洁而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展示了陈师道独特的诗歌才华。

钜野泊触事读音参考

jù yě pō chù shì
钜野泊触事

pú xiàng qiān sī zhí, píng hú zhuì jìng qīng.
蒲巷牵丝直,平湖坠镜清。
shùn liú fēng jiè biàn, jié lù xuě chū qíng.
顺流风借便,捷路雪初晴。
niǎo dù yù hé xiàng, ōu lái zhǐ zì jīng.
鸟度欲何向,鸥来只自惊。
yǒu xíng xū kuài yì, ān dé yì wéi qíng.
有行须快意,安得易为情。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诗文推荐

髻钗初上朝云卷。眼波翻动眉山远。一曲杜韦娘。当年枉断肠。佳期如好月。拟满还须缺。别易见应难。长须仔细看。

重重叠叠。娜娜裙千襵。时样官黄香百叶。一岁相逢两节。曲阑绕遍芳丛。一枝作意妍秾。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东风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官样初黄过闰九。鲜妍时更宜寒。挽回人意不成阑。香罗堆叶密,芳意著心单。过与後房歌舞手,轻盈喜色生颜。堕钗拥髻与垂鬟。欲知谁称面,遍插一枝看。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余。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姑射仙姿不畏寒,谢家风格鄙铅丹。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羹一点酸。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世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