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六日河上雪

九月二十六日河上雪朗读

昨朝今日尽天风,九月长河雪片中。
云外谁偷榆荚种,人间自满菊花丛。
群阴已鼓先时勇,万井应愁卒岁穷。
亦欲蹇驴乘逸兴,灞桥何处觅诗翁。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九月二十六日河上雪译文及注释

《九月二十六日河上雪》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九月河上的雪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朝今日尽天风,
九月长河雪片中。
云外谁偷榆荚种,
人间自满菊花丛。
群阴已鼓先时勇,
万井应愁卒岁穷。
亦欲蹇驴乘逸兴,
灞桥何处觅诗翁。

诗意:
这首诗以九月河上的雪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抒发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变迁,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昨朝今日"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天风"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九月的寒风吹拂,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下来的"九月长河雪片中"描绘了河上飘落的雪花,给人一幅冬日的景象。雪花的纷飞不仅增添了诗词的美感,还寓意着岁月的流转和变幻。

诗的下半部分,"云外谁偷榆荚种,人间自满菊花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云外谁偷榆荚种"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可能来自天外,让人产生遐想和向往。而"人间自满菊花丛"则凸显了人们对自身环境中美好事物的满足感。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活的思考。"群阴已鼓先时勇,万井应愁卒岁穷"这两句描绘了岁月的不停流逝和人们对未来的担忧。"群阴已鼓"意味着时光已经过去,而"万井应愁"则表达了人们面对即将到来的岁月的忧虑。

最后两句"亦欲蹇驴乘逸兴,灞桥何处觅诗翁"展示了诗人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蹇驴乘逸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无拘束的向往,而"灞桥何处觅诗翁"则象征着诗人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求诗意和自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月河上的雪景的描绘,以及对岁月流转和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都富有诗意,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九月二十六日河上雪读音参考

jiǔ yuè èr shí liù rì hé shàng xuě
九月二十六日河上雪

zuó cháo jīn rì jǐn tiān fēng, jiǔ yuè cháng hé xuě piàn zhōng.
昨朝今日尽天风,九月长河雪片中。
yún wài shuí tōu yú jiá zhǒng, rén jiān zì mǎn jú huā cóng.
云外谁偷榆荚种,人间自满菊花丛。
qún yīn yǐ gǔ xiān shí yǒng, wàn jǐng yīng chóu zú suì qióng.
群阴已鼓先时勇,万井应愁卒岁穷。
yì yù jiǎn lǘ chéng yì xìng, bà qiáo hé chǔ mì shī wēng.
亦欲蹇驴乘逸兴,灞桥何处觅诗翁。

强至诗文推荐

我行平野览秋空,物象吟怀觉两雄。远水有时明返照,疏林无限战西风。京坻相望农收足,庐井多欢岁计充。亦向此时追乐事,归来倒载效山翁。

墙边几树玉参差,照眼幽花冷自宜。香阵晚交风破蕊,粉花朝湿雪融枝。故人消息从谁寄,造物生成似我迟。且慰蹉跎尽诗兴,江楼闲笛不须吹。

幸藉炎蒸力,因迁腐草踪。清宵能自照,暗室肯相容。雨巷幽光晦,风帘乱点重。临书方汝赖,惟恐有鸣蛬。

群居三益友,再拜十年兄。一别长南北,相逢遂死生。泪流添渭水,心折注江城。闻讣悲尤剧,书成仆未行。

有客秋郊旷望中,更凭佳句发才雄。牛羊饱食眠平野,鵰鹗乘时击迅风。倦目几随残照断,汤肠惟藉浊醪充。登临不用频兴感,忧喜能忘是塞翁。

相逢初北阙,并试复南宫。失意春风里,谋归汴水东。行藏他日异,笑语此生空。不挂青云籍,声名野史中。

朔风吹不尽,颢气入无间。市井人喧息,江湖鸟翼顽。酒边惊晚岁,吟外失群山。温室便高卧,明朝任塞关。

公到层轩雪已残,萧林素节晓相看。山融爱日酥千点,地接顽云缟万端。曾有金樽开兔苑,况无铁甲戍桑乾。清风落纸成佳句,身世浑疑在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