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失调名朗读

直须把、茱萸遍插,看满座、细嗅清香。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满座清香
相关诗文:

失调名译文及注释

《失调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直须把、茱萸遍插,
看满座、细嗅清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茱萸是一种有着浓郁香气的植物,常用于祭祀和庆祝活动中。作者希望将茱萸插满整个房间,让清香弥漫开来。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希望感受到美好事物的存在,让清香充盈在周围的空间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茱萸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插满整个房间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充盈和丰富。通过描绘这样的场景,诗词营造出一种美好和愉悦的氛围。

诗词中的"直须把"和"看满座"形象地描绘了将茱萸插满房间的情景,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细嗅清香"则强调了作者对清香的细致感知,通过嗅觉来感受美好事物带来的愉悦。

整首诗词简洁明快,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并通过感官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清香的气息。这首诗词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鼓励人们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保持敏感和追求,以增添生活的情趣和享受。

失调名读音参考

shī tiáo míng
失调名

zhí xū bǎ zhū yú biàn chā, kàn mǎn zuò xì xiù qīng xiāng.
直须把、茱萸遍插,看满座、细嗅清香。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黄庭坚诗文推荐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醒酲魂。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休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邯郸一枕谁忧乐。新诗新事因闲适。东山小妓携丝竹。家里乐天,村里谢安石。

岘南羁旅井,灞上猎归亭。日绕分鱼市,风回落雁汀。笔由诗客把,笛为故人听。但恐苏耽鹤,归时或姓丁。

道常无一物,学要反三隅。喜与嗔同本,嗔时喜自俱。心随物作宰,人谓我非夫。利用兼精义,还成到岸桴。

杨君清渭水,自流浊泾中。今年贫到骨,豪气似元龙。男儿生世间,笔端吐白虹。何事与秋萤,争光蒲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