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

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朗读

曾此栖心过十冬,今来潇洒属生公。
檀栾旧植青添翠,菡萏新栽白换红。
北面城临灯影合,西邻壁近讲声通。
不知门下趋筵士,何似当时石解空。

下载这首诗
(1)
相关诗文: 宿

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译文及注释

《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
唐 齐己

曾此栖心过十冬,
今来潇洒属生公。
檀栾旧植青添翠,
菡萏新栽白换红。
北面城临灯影合,
西邻壁近讲声通。
不知门下趋筵士,
何似当时石解空。

中文译文:
潇洒的生公,昔日曾在这里度过十个寒冬。
檀栾树木虽旧,但青翠得到增添;
菡萏花草虽新,白色已经变为红色。
北面的城墙近处聚集了灯光的影子,
西边的房壁紧邻着传来的讲经声。
不知庙门下的学者们,如今忙于趋炎附势,
哪里还像曾经的你,宁静解闲、潇洒自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讲述了作者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反思。

诗中描述了作者过去在这个房子中安逸地度过了十个寒冬,现如今他已经成了名利场中的一员,变得洒脱自在。檀栾树青翠依旧,但也添上了新翠;菡萏花之前是白色的,现在却变成了红色。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作者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和反思。北面的城墙倒映着灯光的影子,西边的墙壁传来讲经声,说明庙门下的学者们忙于趋炎附势。作者不知研究院的学者们忙于追逐功名利禄,无暇真心实意地研究学问。

整首诗以对比的方式反映了历史与现实、宁静与喧嚣、追求自由与拘束之间的差别。旧时的宁静与愉悦与现在的喧嚣与功利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过去的回忆交织在一起,表达出对于世俗之外的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言简意赅,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纷扰世事的思索和对宁静自在的向往。又通过对植物、灯光、讲经声等细节的描写,将思考引向社会、人生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读音参考

zhòng sù jiù fáng yǔ yú shàng rén jìng huà
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

céng cǐ qī xīn guò shí dōng, jīn lái xiāo sǎ shǔ shēng gōng.
曾此栖心过十冬,今来潇洒属生公。
tán luán jiù zhí qīng tiān cuì,
檀栾旧植青添翠,
hàn dàn xīn zāi bái huàn hóng.
菡萏新栽白换红。
běi miàn chéng lín dēng yǐng hé, xī lín bì jìn jiǎng shēng tōng.
北面城临灯影合,西邻壁近讲声通。
bù zhī mén xià qū yán shì, hé sì dāng shí shí jiě kōng.
不知门下趋筵士,何似当时石解空。

齐己诗文推荐

根本似玫瑰,繁英夹刂外开。香高丛有架,红落地多苔。去住闲人看,晴明远蝶来。牡丹先几日,销歇向尘埃。

飞尘不敢下相干,暗脉傍应润牡丹。心任短长投玉绠,底须三五映金盘。神工旧制泓澄在,天泽时加潋滟寒。太傅欲旌前古事,星郎属思久凭栏。

荣枯得失理昭然,谁学离骚更问天。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珍重匡庐沃洲主,拂衣抛却好林泉。

九土尽荒墟,干戈杀害余。更须忧去国,未可守贫居。康泰终来在,编联莫破除。他年遇知己,无耻报襜褕。

蠹不自蠹,而蠹于木心。蠹极木心,以丰尔腹。偶或成之,胡为勖人。人而不真,繇尔乱神。蠹兮蠹兮,何全其生。无托尔形,霜松雪柽。

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悠悠韵且同。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岁寒相倚无尘地,荫影分明有月中。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

霮雨对蔽穹苍,冥濛自一方。当时消酷毒,随处有清凉。著物声虽暴,滋农润即长。乍红萦急电,微白露残阳。应祷尤难得,经旬甚不妨。吟听喧竹树,立见涨池塘。众类...

石如麒麟岩作室,秋苔漫坛净于漆。袈裟盖头心在无,黄猿白猿啼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