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圭峰禅师(一作寄圭峰宗密师)

赠圭峰禅师(一作寄圭峰宗密师)朗读

绝壑禅床底,泉分落石层。
雾交高顶草,云隐下方灯。
朝满倾心客,溪连学道僧。
半旬持一食,此事有谁能。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赠圭峰禅师(一作寄圭峰宗密师)译文及注释

《赠圭峰禅师(一作寄圭峰宗密师)》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无可。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僧人的禅修境界和生活状态。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绝壑禅床底,泉分落石层。
在绝壑之中,禅修者坐在禅床上。泉水流淌,从石层中洒落。

雾交高顶草,云隐下方灯。
白雾交织在山顶,高高的草丛上。云雾蔽掩着山下的灯火。

朝满倾心客,溪连学道僧。
清晨迎来满怀敬意的来客,准备向他倾诉自己的心声。溪水流淌,连接着学道修行的僧人们。

半旬持一食,此事有谁能。
每隔半月才进食,这样的修行有谁能够坚持下去呢?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禅修者的生活和修行的状态。禅修者所在的地方是一处绝壑,瀑布水流形成石层,禅修者的禅床就在这里。山顶上是白雾弥漫,下方是云雾蔽掩的灯火。禅修者从未见过禅修者,但他们朝着禅修者持有敬意远道而来,希望得到他的教诲和指导。而禅修者自己则一心修行,在半个月才进食一次,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和毅力。

这首诗词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禅修者的生活状态和修行坚持的决心。作者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境界和环境,展现出禅修者追求内心净化和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诗词的语言简练深入,富有意境,通过描写细节和意象,传达出禅修者的内心状态和修行的力量。整首诗词给人一种静谧、平和的感觉,诗人通过禅修者的形象,表达了对清净、虚无和超越的追求。读到这首诗词时,人们会感到一种内心平静和安宁,也能感受到禅修者的坚定和奉献。

这首诗词的意义在于传递出修行的力量和追求。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内心的修炼和追求,就能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超越。这首诗词对于修行者来说具有启发和激励的作用,也可以让人们对内心的探索和深化产生思考和共鸣。

赠圭峰禅师(一作寄圭峰宗密师)读音参考

zèng guī fēng chán shī yī zuò jì guī fēng zōng mì shī
赠圭峰禅师(一作寄圭峰宗密师)

jué hè chán chuáng dǐ, quán fēn luò shí céng.
绝壑禅床底,泉分落石层。
wù jiāo gāo dǐng cǎo, yún yǐn xià fāng dēng.
雾交高顶草,云隐下方灯。
cháo mǎn qīng xīn kè, xī lián xué dào sēng.
朝满倾心客,溪连学道僧。
bàn xún chí yī shí, cǐ shì yǒu shuí néng.
半旬持一食,此事有谁能。

无可诗文推荐

王事圭峰下,将还禁漏余。偶欢新岁近,惜别后期疏。雪罢见来吏,川昏聊整车。独吟多暇日,应寄柏台书。

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

招我郊居宿,开门但苦吟。秋眠山烧尽,暮歇竹园深。寒浦鸿相叫,风窗月欲沈。翻嫌坐禅石,不在此松阴。

别业逸高情,暮泉喧客亭。林回天阙近,雨过石门青。野果谁来拾,山禽独卧听。要迎文会友,时复扫柴扃。

朝衣登别席,春色满秦关。芸阁吏谁替,海门身又还。寻僧流水僻,见月远林闲。虽是忘机者,难齐去住间。

南方山水地,念子为贫游。纵是逢佳景,那能缓旅愁。夕阳行远道,烦暑在孤舟。莫向巴江过,猿啼促泪流。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东堂今已负,况此远行难。兼雨风声过,连天草色干。鸿嘶荒垒闭,兵烧广川寒。若向龙门宿,悬知拭泪看。